4月26日,以“公園城市美好人居”為主題的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以“詩意山水·紅色巴中”為主題的巴中園驚艷亮相,。
開園至今已快一個月,,目前巴中園人氣如何?有什么特色?5月21日,記者前往現(xiàn)場進行探訪,。
特色景觀,、植物同步亮相
火紅靚麗的巴山水青岡、清幽淡雅的巴山春劍,、姹紫嫣紅的巴山杜鵑……走進巴中園,,便能感受到巴中獨特的自然風光。
園內(nèi)各處放置的巴山春劍成為眾多花草愛好者的聚集地,。“快點過來,,幫我和這幾株巴山春劍合個影。”游客王欣和朋友在各個花草處合影,。像王欣一樣的市民還有很多,,他們或結伴賞花,或拍照留影,。在這些游客的朋友圈里,,巴中的特色花草成了主角。
“巴山自古多仙草,,盛產(chǎn)蘭花,,尤其是春劍獨樹一幟,業(yè)界有‘中國春劍看四川,,四川春劍看巴山’的說法,。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在巴中廣有分布,。”成都世園會巴中園現(xiàn)場負責人楊敏介紹,這里的植物搭配以具有巴中本土特色的花木植物為主,,為游客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綠色生態(tài)畫卷,。
走入園區(qū)中央,一座“迷你版”的光霧山映入眼簾,,七座高低錯落的青峰秀若仙女矗立在“山頭”,,這正是光霧山嶺脊型喀斯特峰叢代表景點——七女峰,。
仔細查看山體,一條小小的米倉古道隱藏其中,,依山而建,,走勢蜿蜒向上,古道上艱難運貨的背二哥模型,,生動演繹了“鑿通八百里秦川,,連接絲綢之路”的艱難險阻。
在展區(qū)中心處,,是諾水河洞天體驗區(qū),,入口處懸掛著“別有洞天”的招牌。走進洞口,,一陣涼意撲面而來,,巖壁上一道道顏色深淺不一的線條相互堆疊,宛如褶皺,。各種各樣的鐘乳石,、石柱等巖溶構造,與地下河等水文景觀融合在一起,,在色彩斑斕,、光影變幻的燈光效果下更顯美輪美奐。
下午2點,,室外溫度高達32攝氏度,,清涼的溶洞成了人們避暑的好去處。行走在諾水洞天體驗區(qū)的長廊間,,有的在觀賞洞內(nèi)的巖溶構造,、燈光布景,有的在打卡留念……
“溶洞修得非常漂亮,。里面的石雕很逼真,,而且十分涼爽,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游客尹卓說,。
作為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的113個展園之一,巴中園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通過實景濃縮的方式,,將千年米倉道、奇秀光霧山和3.4億年溶洞奇觀,,搬進了成都這座公園城市,,讓前來參觀的游客沉浸式感受巴中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厚重的歷史人文景觀。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 激發(fā)文旅新活力
依托成都世園會這個大舞臺,,巴中園為前來觀展的各地游客朋友遞上了一張靚麗名片,。作為全國革命老區(qū)重點城市,,巴中擁有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中國十大秀美之城,、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氣候養(yǎng)生之都,、全國最美生態(tài)宜居典范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等稱號。園里園外看巴中,,魅力四溢——
去恩陽古鎮(zhèn)看“恩陽船說”,,到光霧山賞杜鵑花開,到云頂茶鄉(xiāng)看日出云海……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出各類文旅活動,,文旅市場多點開花、亮點頻出,,為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文旅體驗,。
五月滿山花開,賞花正當時,。又是光霧山杜鵑競相綻放的時節(jié),,姹紫嫣紅的杜鵑花與美好浪漫的初夏相遇,花海綻放,,色彩繽紛,,游客仿佛進入了現(xiàn)實版的莫奈花園。
在米倉山旅游景區(qū)香爐山景點,,各色杜鵑花俏立枝頭,,迎接來往游客。乘纜車賞花海山色,、行走在棧道上,、游歷在山水間……感受“煙云凝艷萬山叢,勝似朝霞比彩虹”的詩情畫意,。“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實在太美了。”重慶游客黎宏川在贊嘆之余不斷按下相機快門,,記錄這美景,。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來到通江縣高明新區(qū)高明湖畔,,銀耳花造型的小船光影璀璨,載著滿船游客向彩虹橋游去,。作為通江縣高明湖夜間經(jīng)濟文旅融合發(fā)展示范項目的重要點位,,“通江花月夜”以全新5D行浸式演繹“銀耳傳奇”吸引了不少游客,。
同樣將“夜經(jīng)濟”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還有恩陽古鎮(zhèn)。夜色漸晚,,起鳳橋頭游客開始駐足停留,,等待“恩陽船說”燈光亮起。穿過起鳳長廊,,米倉老味道文化食坊變得熱鬧起來,,新潮獨特的“恩陽老字號”肚包雞、提糖麻餅,、圍爐煮茶等吸引游客消費,。
“被小紅書、抖音種草了,,所以跟朋友一起過來旅游打卡,,這里吃、玩,、行,、住一應俱全,不虛此行,。”游客黃馨說,。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銜接、文化與旅游相融合,、生態(tài)與發(fā)展相結合,,各種文化元素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yè)文化,,為巴中文旅產(chǎn)業(yè)帶來更多的活力和元素,。(記者 袁崎芳)